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18307018675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师德师风专题教育 > 政策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 3个文件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0-07-21 16:0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

3个文件的通知

教师厅〔202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规范和指导五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分层、分类、分科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部组织研制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

2.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

3.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7月21日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师德修养)

 第一部分 前言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福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 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 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 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建设高素 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 导标准》,通过统一制定师德修养、班级管理、专业发展培训课程 导标准,分科制定学科教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进一步规范 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在教师队伍建设 中要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 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 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 见》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的意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 标准(试行)》《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 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文件精神,教育部制定 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以下简称《指导 标准》),主要目的是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师德建 设,开创新时代师德教育的新格局,激发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自觉,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筑牢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底线,提 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一大批“四有”好老师,造就 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指导标准》基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需要,着眼中国学 2 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未来国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以培养“有理 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 师为目标导向,建设系统连贯融通的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框 架和培训课程体系,注重遵循师德养成的内在规律,着力提升教师 师德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标准》是国家、省(自 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 工作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校设 置教师师德培训课程、开发和选择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课程资源的 基本依据,也是中小学教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履行教书育人职 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 南。

一、基本理念

《指导标准》秉承“价值引领,确保方向”“遵循规律,知行合 一”“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系统设计,循序渐进”的理念,按照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的教师素养总体要求,强调以“四有”好老师指标体系为标准,遵 循师德发展规律,适应和引领教师成长需求,系统、分类设置有针 对性的研修主题,制定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的培训课程。

(一)价值引领,确保方向

师德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 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 同与践行贯穿于师德养成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教师的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 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确保教师以“德”为核 心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扬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 使教师切实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 引路人。

(二)遵循规律,知行合一

师德培训应遵循师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相统一的发展规 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感悟、践行与升华的实践规律; 应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师的主体性。既要提升 教师的师德意识,激发教师的师德情感,更要使其养成师德行为。 3 要避免机械“灌输”、搬弄概念、照本宣科。应准确把握师德养成 规律与教师群体的特点,强调案例培训、实践体验、浸润式研修, 启发教师既要“学出来、悟出来”,更要“做出来、传下去”,做到 师德的知行合一。

 

(三)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师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德育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 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高尚师德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的关键,提升 教师育德能力是促进师德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全面 发展的内在要求。师德培训要帮助全体教师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学 校各项工作的育人功能和育德价值,通过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践行 师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学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 途径。师德培训应引导教师以学科本体知识为突破口,通过课堂教 学、实验操作、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内容,合理挖掘教学内容和载 体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学科教学中的德智融合。

(四)系统设计,分类实施

师德培训的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应做到学科 全覆盖、岗位全覆盖,形成一个师德全员培训体系。要根据教师群 体的整体特性,系统规划和设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师德培训课 程;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岗位等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 分批次的师德培训;基于跟踪、调研、观察和分析,以及教师在培 训过程中的积极性、深入性和实际获得等情况,设计能够满足不同 层次教师需求的课程;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既要关注不同教师群 体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更要聚焦师德现实表现与社会期望落 差较大的方面。

 

二、设计思路

《指导标准》强调充分反映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 新要求,立足我国师德建设文化传统,结合我国当前师德建设实 践,吸收国内外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经验,开展以教师为本、分类实 施的师德培训。

(一)立足时代,政策引领 师德培训要充分反映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 4 求,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引导教师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追求,以坚持素质教育、培育时代 新人的教育理想为自觉使命,以献身教育事业、勤于自我修炼的人 生理想为发展目标。要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 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学生健康成长 的指导 者。

(二)传承文化,内外兼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涵养师德 的活水源泉,师德培训应注重引导教师自觉、充分地挖掘和汲取中 华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和发展师德灵魂。要引领教师在继承优秀传 统师德的基础上,将中华美德创造性地转化为自身精神和内在涵养。 要切实加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做到以德养德、 以德促行。要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提升育德能力,培养自己 的文化自信。

(三)教师为本,分类实施 师德培训应坚持以人为本,心中有教师,注重师德养成的规律 以及不同阶段和地区教师的实际需要。《指导标准》根据师德养成的 规律与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构建了包含 A、B、C 三类师德培训课程。 其中,A 类课程是必修的通识性、基础性课程,重在明确教师必须 遵守的基本规则与要求;B 类课程是基于学科育人与课堂实践的拓 展性、体验性课程,重在激发教师对师德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感悟 与自我升华;C 类课程是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的专题化、特色化课 程,重在促进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自觉践行高尚的师德行为。对于三 个层级的课程,尤其是 B 类和 C 类课程的建设,各地可结合自身实 际,自行设计,互相借鉴,资源共享。

三、框架内容

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课程内容的框架,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为一级指标,以党和国家 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师德建 设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参考,共包含 12 个二级指标。其中,“理想信 5 念”包括爱国爱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道德情操”包括为人师 表、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扎实学识”包括严谨治学、科学施教、 与时俱进;“仁爱之心”包括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公平公正。从这 些二级指标中又分别或交叉细化出 28 个研修主题(详见表 1),教 师培训机构可以围绕各研修主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专题。

井冈山思想政治教育中心

L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桐木岭路36号

电话:18307018675

邮箱:1002403291@qq.com

请扫码关注

© 2006-2023 www.hanbang.net.cn 赣ICP备18008942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汉邦互动